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四君子的自然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历代的文人墨客把人格力量、道德情操和文化内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
来源:【绿美江苏】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被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新春伊始,梅林春晓、南通博物苑、啬园、濠东绿苑等通城赏梅打卡点的梅花渐次开放。梅花开放时间为何有先后?赏梅有哪些注意点?
中新社昆明9月26日电 题:中国人为何尚竹?——专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何明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缪超中国人尚竹,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竹吟颂高歌,将之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并视为中华民族品格、美学精神的象征。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接着便是一年新的轮回——春天的开始。大寒节气是蜡梅与梅花盛开的时节,花信瑞香、兰花、山矾如约而至,小寒花信山茶与水仙依旧竞相开放,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许多新春的喜气。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清雅俊逸,凌寒留香。人们爱梅,或称其为“雪中高士”,或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或与兰、竹、菊并誉为“四君子”。“梅开五福”“喜上眉(梅)梢”等更是成为瓷器、书画中最为常见的祥瑞意象。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三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诗经·周南》云:“摽有梅,其实七兮!”此外,在许多著名诗篇中,也都提到梅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中国常见的一个节令用语。在古代,人们选择应节令而开的花作为标志,以花为节令之信使,故称花信,而风应花期,又有了“花信风”之说。南宋程大昌又认为:“花信风: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
【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花语】高洁、坚强、谦虚。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除了小窗分享的这些地点,窗花们还知道哪些梅花观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