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在印度遭遇滑铁卢,外企纷纷撤离"新兴市场"印度市场又出幺蛾子了!2024年初,VIVO被印度当局指控将约600亿人民币资金转移至境外,这下可把VIVO惹毛了。咱们都知道,VIVO在印度可是响当当的大品牌,市场份额排名前三,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数据显示,印度已连续两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过7%。许多人据此看好印度经济增长前景。然而,印度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发展“温差”,其国内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这令一些经济学家对印度未来的发展前景抱有审慎态度。
论薅羊毛,印度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手,论薅羊毛把自己国家制造业,给薅残废的,印度也是全球独一份。上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进入印度市场,二十多年发展下来,彻底打通了市场且利润巨大,印度眼红,于是1974年出台《外汇管理法案》,要求可口可乐要么交出60%的股权,要么就交出配方。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印度《德干先驱报》等媒体7月23日报道称,印度财政部22日发布了《2023-2024年经济调查》(下称《经济调查》)报告,回顾印度经济在上一财年的表现,但出人意料的是,在该报告中,印度政府预测,印度2024-2025财政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6.
印度对中企的"围猎"与"求爱":一场荒诞的经济闹剧你听说了吗?印度这个"经济新星"最近又闹出了一出好戏!原本对中国企业喊打喊杀,恨不得把他们赶尽杀绝,现在又想热情拥抱,邀请中企去印度投资。这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印度外资难做快,餐界巨头麦当劳过去之后低调做餐,即使产品全部素食,但是依旧时常遭到抵抗。1996年那个时候的印度还没有获得外资坟场的称号,当时印度国内几乎都处于空白的领域,让外资商人们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于是他们都想前往印度,狠狠的发上一回大财。
5月,一则特斯拉状告“印度特斯拉”的新闻引发舆论热潮。据印度德里高等法院5月3日的一份记录显示,马斯克旗下的汽车制造企业特斯拉公司对一家名为“特斯拉电池美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印度电池制造企业发起诉讼,指控其商标侵权。却迎来“印度特斯拉”的支持者对特斯拉的严厉批评。真是咄咄怪事。
低端产业从中国转出并落户印度的工作在持续进行中,尽管效果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明显。路透社报道,一些玩具生产商为应对中国不断飙升的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正想办法将生产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但他们发现,工作进行起来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