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短视频平台大火之后,各种网红轮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自己的精彩。这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有人讲,某些网红魔改传统曲艺,恰恰是推动了这种文化的发展,有些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他们在破坏传统文化。
大皖新闻讯舞台上,女主角将不向命运屈服、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捧至眼前,传递了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舞台下,观众们热泪盈眶,以热烈持久的掌声表达着心中的感动与震撼。12月22日晚,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带着移植版《挑山女人》来到上海市天蟾逸夫舞台演出。
安徽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刘丽华(左一)与戏迷对唱黄梅戏。 李俊杰摄核心阅读从2012年开始,安徽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每年要送70场戏进校园。此外,剧团每年还会开展120场“送戏进万村”演出,以及各类公益演出60余场次。
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省政府副省长孙勇,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赵雯,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张祥安,省政协副主席罗平,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云鹏,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
“现场来了很多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安徽观众,大家都看哭了,黄梅戏《挑山女人》继承沪剧精髓,又有自己的特色,主演朴实而走心,年轻演员的基本功真扎实。”12月23日,沪剧《挑山女人》主演华雯这样评价黄梅戏《挑山女人》。
由宝山沪剧团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首演以来,历经11年久演不衰,拿下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22个重要文艺奖项。近年来,《挑山女人》相继被豫剧、蒲剧、壮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移植,据其改编的同名戏曲电影更实现了上海地方戏金鸡奖“零的突破”。
随着近年来“国风”“国潮”等文化现象的火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戏曲吸引了一大批新的青年粉丝。不少网络平台通过举办晚会、开展直播等形式,为戏曲文化的传播注入新活力,并助推一批带有戏曲元素的艺术形式受到热捧。
与普通的线上营销不同,网红主播具有更强大的号召力和粉丝规模效应,直播电商的出现,为流量变现找到了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成为网红直播经济爆发式增长的推手网红主播是粉丝的“嘴替”和情绪“接住者”,提供的是一种情绪价值和情感陪伴,因此对粉丝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引领、动员作用文
来源:【皖云】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坚持以文化的自信弘扬自信的文化,把戏曲事业摆在推动全县文化繁荣发展的位置来抓,戏剧精品不断涌现,戏曲文化得到重视和保护,文艺团体发展壮大,戏剧赛事精彩纷呈,戏曲氛围日益浓厚,戏曲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戏曲之乡迎来新的发展局面和下一个春天。
自2012年10月26日首演至今,这部由宝山沪剧团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原创小成本沪剧盛演9年而不衰,巡演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拿下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在内22个重要文艺奖项,累积演出场次达279场,观摩人数超过28万。
大皖新闻讯 安庆是一座“有戏的城市”。近年来,该市切实承担起“戏曲之乡”的文化担当,大力推动黄梅戏“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走上网”,持续打造“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旅品牌,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有戏的城市安庆市是一座“有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