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季红斌研究组、陈洛南研究组,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unteracting lineage-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59岁男性吸烟40年,每天2包,1年前出现咳嗽、咳痰,没有在意,直到1个月前出现痰中带血丝,去医院做了胸部CT,右肺上叶发现一个10x15cm的实体块,穿刺取得病理后证明是肺鳞癌,经过全身检查后发现有淋巴结及骨头的转移,已经是肺癌晚期。
靶向治疗时代,腺癌迎来了一大堆驱动突变和针对性的靶向药,EGFR,ALK,ROS1,BRAF,MET,RET,KRAS,HER2,NTRK,NRG1及其对应的几十个靶向药,鳞癌中有靶向药可用的驱动基因突变率总和不超过10%,甚至低于5%;
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织类型,约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80%左右,其次为小细胞癌。在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样本的原发性肺癌临床特征分析中显示,在我国肺鳞癌患者在男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因为此种类型的癌一般认为与吸烟有关。
肺癌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意义: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基因突变是目前研究发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某些基因与治疗肺癌的靶向或化疗药物的作密切相关的,对这些特定基因进行检测,简单的说就是提取被检测肺癌患者的肿瘤织细胞或癌性胸腔积液,经提取和纯化真基因信息后,分析基因状态即可预判出患者对于各种抗肿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而提高抗癌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两枚实性肺结节,术后不同的两种病理结果:较大结节为腺鳞癌。PET/CT检查所见:1.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结节状软组织病变,大小约2.8cm×2.3cm×1.5m,呈分叶状,边缘可见短小毛刺,相邻胸膜粘连,呈放射性摄取明显异常增高,SUV最大值约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