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9日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已全部结束,共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组)。根据墓葬规模和结构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字材料,对照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为战国楚考烈王。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带围壕的大型独立陵园,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6月5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安徽淮南寿县广岩街道附近一处工地,疑似挖出汉代古墓。公开资料显示,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6月6日,潇湘晨报记者致电寿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寿县广岩街道附近的确有发现古墓。“目前,不能明确古墓属于哪个朝代。
大皖新闻讯 6月5日,网络上流传出关于淮南寿县炎刘镇一工地发现古墓的消息,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大皖新闻记者采访获悉,消息属实,工地位于寿县炎刘镇的广岩街道,当地在进行道路施工时,于6月4日下午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6月5日,安徽淮南寿县炎刘镇一处修路的工地上,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古墓群,当地文保部门正在对部分受损的古墓进行保护性挖掘。6月6日,当地文旅部门回应称,古墓群的年代尚待确定。
位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20年启动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已提取出漆木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3000多件。现在,考古又有哪些新发现?总台央视记者介绍现场的最新情况。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揭晓“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榜单。“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榜上有名,这是安徽考古首次在该项评选中获殊荣。武王墩墓地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
国家文物局今天发布消息,近期,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果。5月14日,安徽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深入研究讨论武王墩墓时代、性质与价值内涵。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武王墩一号墓展现楚国礼乐文化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万建辉)“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武王墩考古获重要进展墓主人身份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最近,考古界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5月20日、2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一系列武王墩墓重点报道,聚焦这座沉睡于历史长河中的战国时期大型墓葬。这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
新京报讯(记者闫沫琛 秦冰)6月5日,安徽省寿县居民反映当地一处工地疑似挖出汉代古墓。同日,新京报记者从寿县文物保护中心获悉,相关工作人员已到现场勘查,确系汉代古墓。目前已对现场进行保护,相关情况后续将上报安徽省文物局。
最近,考古界最大的“网红”,莫过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这是经科学发掘,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今年3月进入椁室发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