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4日讯(记者徐锦博)“过年用了几天,还是原来的用得顺手,就又调回来了。”春节假期结束前,在儿子的帮助下,73岁的孙芳将她的智能手机退出了老年模式。不知道买的智能手机带有老年模式,买了一两年没开启过,开启后又用不顺手。
【现实挑战】当前技术主要面对年轻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容易产生焦虑感和挫败感【应对策略】简化系统的“老年机”解决痛点;针对疫情期间的老年人“难题”,手机厂商新品可一键调出健康宝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适老智能手机领域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近日,“年轻人开始用‘老人机’”这一话题引发网友关注。有记者探访济南山东通讯城和华强电子世界多家手机店铺发现,“老人机”线下销售仍有市场,购买者近半数为年轻人。有商家一月补货两三次,有的最贵不超过300元。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步凸显,数据显示,到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亿,更多的老人需要重点照顾。针对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手机厂商也正在行动,去年11月份,安赛捷在北京推出了小依休智能手机,可以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年近七旬的李大爷因为最近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而犯了难:新手机能设置“老年人模式”,屏幕上的字号变大了,看起来眼睛轻松了不少,可屏幕上的一大堆App让他无所适从,哪些是自己会用到的,要用到的那些App里又可能暗藏哪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