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的春联大多数是手写的,临近年关,会写毛笔字的人很受人尊重,不管什么字体,也不管写得好坏,总有左邻右舍登门求字,现场裁纸、抻纸、砚墨、提笔,不一会一幅春联写好,不管高楼大厦还是茅草屋土坯房,贴上红底黑字的春联,立马就有了吉祥和喜庆的气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8日讯(通讯员 何慧慧)“田里的青蛙都从蝌蚪长成小青蛙了,水稻也早就种下了。前两天我趁着水稻成熟初期,立马将去年剩下来的牛蛙都出售,给今年的青蛙腾出了养殖空间。”初夏时节正是青蛙成长期,祁阳市文明铺镇龙江桥村农业大户陈春元正在田里查看青蛙生长的情况。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杨韬 吕莉莉 韩治鸿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新农人邹涛是一位返乡创业能人,他通过发展“蛙稻共作”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实现水稻种植与黑斑蛙养殖的良性循环,让农田实现增产增值、绿色高效发展。
央视网消息:今年9月22日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大江南北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江苏泰州:抓好田间管理 夯实丰收基础在江苏泰州,当地270多万亩水稻已大面积进入灌浆结实期,水稻防病治虫害和促大穗增粒重尤为关键。
“稻熟蛙鸣乐满田,金秋时节庆丰年。”近日,韶关乐昌三溪镇迎来了稻蛙收获的季节,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的现场热火朝天,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一辆辆满载稻蛙的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熟练地搬运着一箱箱稻蛙。一个个蓝色的塑料盆中,肥硕的稻蛙活力十足地蹦跳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每当夏季将至,小区里一个不大的水洼中,都会传出断断续续的蛙鸣声。不但白天鸣,夜里也鸣。都说有水就有鱼,其实蛙也是。小区里的这个水洼,每到冬季都是要干涸的。但是到了春夏之交,蛙鸣从来都不曾爽约。阵阵蛙声,不由使我联想起了一首著名的古诗词,那就是辛弃疾的名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