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严重的内忧外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学生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对外妥协投降所造成的民族危机,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这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原标题: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历程——(引题)“五四”: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主题)核心提要五四时期,在先进群体中生成了一系列迥异于传统观念的关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生的新观点、新思想,可以统称为五四理念,这些理念构成了中国现代人格的基本要素和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