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月22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一角(无人机照片)。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
如果您站在一号线五棵松地铁站屏蔽门前,从丹江来的“南水”就在距您3.67米的地下隧洞中,最终可能与您在家里的厨房再次相遇。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十周年,该工程累计向北京输送超过106亿立方米水资源。
提要: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解决了北方用水问题。早在1952年毛主席考察黄河时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但是因为工程量巨大,涉及环境污染、征地移民、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直到2002年才定下了南水北调的总体规划方案。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张利瑶 文图 冉衡 剪辑)饮水当思源,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长啥样?6月7日上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同饮一渠水 共谋新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本次采访活动的第一站,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开始。
29日,中新网记者随“奇迹中国 天河筑梦”——南水北调工程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南水北调中线焦作段总干渠了解到,原来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丹江口大坝加高了14.6米,中线工程全线高差控制在98.8米,实现全程自流,而焦作地势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北上的“南水”在焦作境内需要拐弯自西向东流至焦作市东部,再拐弯北上。
这是3月22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一角(无人机照片)。 这是3月22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一角(无人机照片)。 这是3月22日拍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一角(无人机照片)。
央广网北京12月11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12日将迎来全面通水十周年。作为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十年来,在科技赋能下,工程累计调水量超76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45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
一条江养2亿人,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都从汉江调水,那南水北调引水10年,汉江会变成“旱江”吗?要知道,黄河的年径流量也不过才560亿立方米左右,更不要说,汉江上还有引汉济渭和鄂北调水两大工程,年调水量分别为15亿立方米和7.7亿立方米,三大调水工程都依赖着一条小小的支流汉江,供水人口超2亿人,那可真是逮着一条江使劲薅。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优良,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年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80亿立方米,豫冀津京4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图为近日拍摄的丹江口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