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桥流水的古镇是江南的诗意,那么上海的城市名片里,则早已刻下了市中心风光旖旎的小马路。武康路、巨鹿路、愚园路……马路越窄越热闹。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些“毛细血管”窄路大大增强慢行体验,吸引人流、提聚人气,自然汇聚更多零售和餐饮店铺,提升地区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普陀区真如镇街道全面开展了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360全覆盖工作。街道秉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共提升的理念,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总结“360”工作策略:“3”是成立三大网格党组织;“6”是形成楼商社六联工作法,“0”是汇聚合力共画同心圆。
城市里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并不起眼,但却紧贴百姓生活,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桃浦镇精细化开展背街小巷品质提升行动,扮靓美丽家园。标本兼治,全面升级桃浦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开展全覆盖自查巡查,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固定岗”“双保险”“一张表”等工作法。
11月1日,高陵“邻聚俪”妇女联合会成立仪式在普陀区真如镇街道高陵集市举行。此次高陵“邻聚俪”的成立不仅意味着打通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联系妇女群众零距离,同时也标志着全市首家生活圈层面“四新领域”妇联组织的正式亮相。
上午8时左右,真如镇街道1550弄街区少军餐饮有限公司大食堂的工作人员先清扫了下店门前的琐碎垃圾,随后清除招贴小广告,并顺带看了看周边停车秩序。门口的马路上,清洁工将路面打扫一新,商贸街志愿者队将路边的共享单车摆放归位。阿姨爷叔们在家门口的水果店、小超市里走走停停,选购闲逛。
久良广场背街小巷是真如西村小区外一条400米长的小路,它没有路名,没有中心线,没有上街沿,却是毗邻小区3500户居民出行、回家,周边市民就医、买菜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兼具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通行与停放、行人通行等多重功能,据统计,这里每天人流超10000人,通行车辆可达1500辆。
近日,真如镇街道召开2023年社区代表会议,来自街道机关、驻区单位、居民区代表等各界人士160余人参加。大会推荐产生了新一届149名社区代表。表决产生了第三届38名社区委员会委员以及34名社区专业委员会委员。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斯斯随着普陀区33个重点项目暨民心工程集中开工,上海市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项目——真如境项目5号、6号、7号地块也拉开了开工建设的序幕。“十四五”开局之际,真如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建设,再次启程。这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
历史上的真如镇作为上海与南翔之间的交通要道在明清两代曾兴盛一时,至晚清光绪年间因沪宁铁路通车等原因开始衰落,后在暨南大学迁入后曾一度迎来复兴机遇,但随即又因抗战爆发而遭遇重创,后一直要到上世纪后期时才又以“旅游景点”的面貌重回大众视野。真如古镇。真如古镇主要以“真如寺”而闻名,其作为上海有据可查的历史最为久远的寺庙之一,无论在建筑、文化还是宗教等各领域都具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真如寺”的前身为始于南宋嘉定年间的“真如院”,有关于它的历史在多部“志书”中有着不尽相同的说法,笔者将其中主要部分罗列如下:1、据明代正德《练川图记》的说法:宝华教寺,在县东南四十八里,宋嘉定中建,名真如院,元延祐间改寺。
真如镇,缘寺成市,又位于嘉定、上海两县交通要孔,遂客商云集,成为巨镇,谚称“铜真如”。自元末始,真如发展起以手工纺织为主的商业、服务业网络,至清代中叶,镇东西2里,南北1里,有店肆200多家,商业区以南大街、北大街、寺前街、穿心街为最早发展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