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乐山。周五下班,一个人,一台车,合肥出发,挺进大别山。途径天柱山、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马鬃岭,周日傍晚返回合肥。全程630公里,高速(京台+合安+沪武+沪蓉+沪陕)+国道(G105+G318+G529+G346)+省道(S241+S333+S447)。
5月初,陕北、山东虽然处在敌军重点进攻下,然而局势在我军掌握中,陕北我军发动蟠龙战役,山东我军拟发动孟良崮战役,形势看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5月4日给刘邓电报:“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来往机动”,这是一个中原宽大作战战略,这说明当时外线出击留给前方将领的余地很大。
(电影《大转折: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的实力遭到极大削弱)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到1948年3月28日,主力全部转出大别山,在历时七个月的艰苦转战中,部队实力遭到了非常大的削弱。南下之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达到28万,为全国各大野战军之冠。
1947年,解放战争的局势陷入了焦灼状态。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被我军搅得焦头烂额。老蒋这人,一贯死鸭子嘴硬,嘴上还喊着“优势在我”,可实际行动却很诚实。他把原本的全面进攻改成了重点进攻,把兵力一股脑儿地集中到山东和陕北,想着先解决这两个“心头大患”。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8月下旬,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全国战场态势的战略高度进行思考,是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的战略进攻行动,打破了蒋介石原本向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进攻的策略,瓦解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是英明决策,了不起的壮举!
2016年4月1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雕像。石耀臣/摄隆冬时节,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下楼房村的老党员毛正付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打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指挥部旧址”大门,迎接到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