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当天17:55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术中引流出暗红色液体,静置1分钟后未见凝固,留置引流管,术后患者诉恶心,予甲氧氯普胺针止呕,上腹部刺痛,测血压较前下降,急查腹部彩超提示腹腔积液,脾外侧异常高回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牵头编写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于2023年12月份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发表,该共识分为四篇章,包括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预后评估、胸腔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此次将围绕第三章,即胸腔局部治疗和大家进行分享解读。
据介绍,该患者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收住院,接诊医师常玉平经查体,发现患者病情较重,年龄偏大,立即请科主任王琪进行会诊,通过详细问诊、查体、相关辅助检查,彩超检查结果提示胸腔大量积液压迫肺组织,这是导致老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根本原因。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治疗方案】前期6周期的培美曲塞+顺铂+贝伐珠单抗,局部放疗,2周期的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后疾病进展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共2周期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注射抑制胸水生长,现继续安罗替尼口服,必要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胸腔注射。
为什么会这样感慨,因为经常急诊夜班的时候做床边的彩超,临床医生怀疑有大量胸水或者腹水的,B超确实发现很多积液,但是晚上没有超声介入治疗,所以叫临床医生自己穿刺,都是基础操作嘛,可是很多医生就是不穿,一定要明天超声科来做,一线二线都不做,外科不做,内科也不做,想想真的是太过分了。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5日讯(通讯员 刘嘉)近日,娄星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放射科,成功为一位70岁高龄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CT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术,这标志着该院在医疗技术上有了新突破,为胸腔积液患者带来了福音。
近日,岳西县医院传来喜讯,超声影像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声引导下胸腔前中部积液置管引流术,为胸腔积液患者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患者,女性,57岁。因大量胸腔前中部局限性包裹性积液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