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永远逃不脱是两个字“穷”与“富”。说穷很简单,因为非洲大部分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加之技术水平落后,很多地方的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而“富”说的是,在这片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下,还深埋着许许多多的天然财富,这其中就有令人疯狂的金子。
《血金》作者 莫义君 发自加纳库马西市报道在重返加纳采风结束前,《血金》作者(下称记者)最后的一名采访对象是广西上林籍女子韦林(英文名叫monica,音译莫妮卡)。在一两个小时的“闲聊”中,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这聪明的姑娘,虽说不爱打扮,但秀中外颖,做事非常麻利。
2008年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黄金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当年3月,黄金价格势如破竹,一度上涨至1031美元/盎司,就在这前后,上林老乡带着自己共计500万的全部身家去到加纳淘金,只用了三年时间,五百万就变成了1个亿,上林人带金冠、娶黑妻、吃野味等传闻,开始在上林人中疯狂流传,在居高不下的金价和耸人听闻的故事的背后,上林人开始前呼后拥地涌入加纳。
提到“淘金”,人们第一反应总会联想到19世纪的美国西部淘金热,我们现在穿的牛仔裤就是当时淘金热时期的产物。但其实在中国也有一群以“淘金”为生的人,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林帮”。他们不怕艰辛,远赴非洲淘金。
有人说,要论淘金疯狂,湖南隆回淘金人当属第一。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有淘金人的地方必有隆回人,甚至南极、北极都有他们的身影。但实际上,广西上林人对其第一个不服。论危险,他们每天在非洲加纳人的枪口下讨生活。论人数,广西“上林帮”可不是白来的。
淘金对于很多热血中满是冒险因子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快速道”。在19世纪末的美国,曾在历史上留下特殊篇章的旧金山和阿拉斯加淘金热。就曾让一些“美国普信男”,一举成功的完成了“华丽的逆袭”。无数个连房租都付不起的路人甲,因为淘金成为了“百万富翁”。
2003年,非洲加纳的《商务与金融时报》报道称:加纳的黄金虽然开采了100年,但其储量仍然很大。这篇报道里的数据显示,尽管已经开采了35,622,000盎司的黄金,但仍有54,004,000盎司的储量。(金衡盎司,1盎司约为31.1克。
非洲淘金梦:广西上林人的异域奋斗史自古以来,人们对黄金的渴望就催生了无数冒险和探险的故事。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美国,一场淘金浪潮席卷全国,无数人为之疯狂,为之奋斗。而今天,这场淘金热的故事正在非洲的加纳继续上演,而这次的主角是来自中国广西上林县的数万淘金者。
这里是非洲的加纳,这些年轻的非洲青年正在泥沙中洗金,他们的老板是来自中国广西的上林人,加纳有“黄金海岸”之称,黄金储量异常的丰富,在这片黄金随处可见的地方,世界各国慕名而来的大量的淘金客,企图在这里寻得诱人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