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户可能知道它们是Intel酷睿cpu处理器,自从Intel推出酷睿系列处理器以来,i3、i5、i7处理器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这是商品很流行的一种根据级别定位命名的方式,即数字越大,代表相应产品价格越贵、性能越好。
随着12代的I3散片正式上市,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应该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换装了全新的架构以及全新工艺的12代I3,在IPC性能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单论单核性能,I3已经可以秒杀11代的I9了,这提升不可谓不大。
在最近几个月的装机过程中,蜗牛很疑惑一个问题,很多小伙伴见到蜗牛推荐的是I3就要求升级I5,有的小伙伴宁愿要i5 10400F也不要I3 12100F,甚至是2000多的办公主要也要上12400而不要12100,而很多小伙伴的观点是I3很low。
i3-12100F已上市一周,和上市快满两年的i5-10400F相比,可谓是绝对的新人。虽然第12代i3仍然仅为4核8线程设计,但在10代i3-10105F基础上,经历了两轮大幅度性能提升,所以不见得就会比6核12线程的i5弱。
前言:一直以来DIY玩家圈中都有使用低端CPU带动中高端显卡的玩法,这是一种追求性价比的好做法。但低端CPU到底去到多低才不会影响中高端显卡的发挥呢?按照经验在以往i5带KF的CPU配70后缀显卡是常用的配置,来到第十二代酷睿处理器,单核效能(IPC)都有有不俗的表现。
包括i3 12100F和i5 10400F也是这样,i3 12100F相比上一代i5 10400F在单核性能上强了40%左右,而多线程性能落后了6%左右,所以按照多核性能排位,i5 10400F会排在i3 12100F上面。
中央处理器,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i” 代表 Intel 这个品牌,而 “3”、“5”、“7” 和 “9” 是处理器序列号,用于表示处理器的性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