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地方高水平大学,就是那些非教育部所属,在所在的地方院校中属于“领头羊”的大学。他们一般生源质量好,录取分数高,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院士,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授权点,博士和硕士人数比重大,另外,硬件设施良好,建筑面积大,社会影响大。
在当今时代,国内出生人口持续下滑,这股浪潮竟也波及到高等教育领域。12 月初就有报道称,今年高考录取时,众多民办大学遭遇大规模招生缺额,即便多次降分补录,依旧难以招满。像广东某民办本科,2024 年招生完成率尚不足一半,民办大学的教师们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人才有序自由流动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但目前囿于高校人才“重金”引进的常态化、“互挖”人才矛盾加剧以及高校学术共同体内部信任危机凸显等问题的存在,全国高校人才流动陷入了流动政策监管失范、流动制度价值异化、人才流动失调等困境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10所高校新增16个备案本科专业;4所高校撤销10个专业。记者注意到,新增专业大多聚焦新工科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专业最热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实习记者 何蕊 美编 杨盼这曾是岳鹏鹏的工作日常——早晨6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就从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新校区匆忙出门,搭乘最早一班的校园班车,赶往30余公里外的海淀区阜成路,参加在老校区的学术会议。
据北京考试报官微消息,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市属高校日前纷纷迎来新生。作为受北京家长关注的北京招生大户,它们2024级大一新生都来自哪些中学?录取有哪些特点?一起来看看吧。市属高校京籍学生占大多数从部分市属高校公布的新生数据来看,京籍学生占了多数。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测试半导体激光器。北工大供图北京联合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在北京房山区穆家口古城址四普现场测量文物地理坐标。刘艺鑫摄“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育率的下降,未来高考生源将出现一定波动趋势。高考招生人数将在一定时期内呈现高峰趋势,预计到2035年高校招生人数达到顶峰。同时高校高招将面临生源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生源地域性分布不均,部分高校将面临生源数量下降、竞争压力加大的困境。
原标题:打破“千校一面”,探索“一校一品”,北京深化市属高校分类改革发展——找准“赛道”扬优势(深聚焦)北京工业大学科研团队测试半导体激光器。北工大供图北京联合大学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在北京房山区穆家口古城址四普现场测量文物地理坐标。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越来越的高校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开展以来。各高校争先恐后,抢着搭载双一流建设的这一顺风班车。是地方越小,受制于资源的短缺,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尤其是在人才引进和建设经费的争取上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