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全国政协及全国政协委员一直关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通过持续十余年的“接力跑”,集智汇力不断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以“新安江模式”为例,这被称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从十一届全国政协开始,全国政协接续助力推动该模式建立与不断完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晓梦近日,生态环境部总结发布了一批生态保护补偿典型案例,为各地推动生态保护补偿提供借鉴,海南“三亚保亭共推赤田水库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案例入选。赤田水库是三亚重要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但水资源量89%来源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中国日报6月28日电(记者 李梦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纵横结合"、具有"山东模式"的生态补偿机制。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宣传活动在山东启动。
为推动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进一步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12月25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贵州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鼓励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较好地区,促进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地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在市(州)之间建立大气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刘纯银(资深时评员)从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到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2012年以来,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探索的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从水质保护扩展到产业协作、人才共育等多领域。
中新网银川12月5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5日从宁夏银川灵武市获悉,该市向宁夏辉航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发放编号为YCGYLP-GM7001的生态补偿类国有林票,交易金额3.72万元、面积4.9575亩。本次林票的发放,标志着宁夏首笔林票交易和第一张生态补偿类国有林票的“诞生”。
近年来,山东省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十四五”省内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双突破”,打造了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山东模式”,推动了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和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廖雪梅1月26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重庆近日与四川、贵州签署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继2024年6月与湖北签署长江流域渝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来,在机制建立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重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补偿机制在长江干流全线贯通、在嘉陵江、乌江等重要
来源:浙江日报“突突突……”近日,湖州安吉县一粮食专业合作社,一台拖拉机慢慢开进水稻田作业。“这30亩育秧地,能培育3000亩稻田的秧苗。”合作社负责人程华东说,2022年合作社拿到了一笔补助,2023年种水稻的积极性更高了。
普洱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这里青山连绵,绿水环绕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多彩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这里每一片绿叶、每一滴水珠都诉说着生态之美长期以来,普洱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
9月26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现场会在贵州铜仁市江口县举行,会上江口县委书记曹勇以“探索生态补偿、发展生态旅游”为题,深入总结该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底线,抢抓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机遇,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补偿、发展补偿和市场化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助推生态旅游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