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矿山生态修复国家标准将于8月1日起施行。这是记者从5月1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在统筹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将压实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修复主体责任,推动落实“边开采、边修复”,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助力矿业绿色低碳发展。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人民日报】自然资源部出台了《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项目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技术规范》等4项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批专门针对正在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对生产矿山“边开采、边
2021年8月开始,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问题,问题企业涉及中国有色集团下属部分企业、中国黄金集团下属部分企业、吉林省白山市矿山企业、山东省济宁市矿山企业、山西省忻州部分采选企业、河南省焦作市北山采选部分企业、广西岑溪市部分企业、山西焦煤集团斜沟煤矿、湖南省邵阳县长阳矿区等。
国家明确土石料利用政策底线,以解决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过度采挖、违规销售土石料等问题,确保矿山生态修复规范有序开展。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关于严守土石料利用政策底线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日前印发。
原标题:规范有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经济日报记者 纪文慧矿山生态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矿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时,仍存在过度采挖、违规销售土石料以及以“生态修复”为名违法采矿被执法部门查处等情况。
近日,《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矿山生态修复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计划用3年时间对7座矿山进行系统性生态修复,完成治理面积191.11公顷,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大皖新闻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不得以生态修复名义,擅自开采矿产资源……现在起至5月25日,《安徽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根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畅通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渠道,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
据介绍,该项目治理面积19.82公顷,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预计明年6月完工,通过削坡减荷、边坡绿化、复绿复垦、河道整治、沟渠及道路修建等措施,改善矿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可新增耕地面积131.85亩,新增乔木林地90.15亩,新增其他林地4.0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