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省教育厅正式公布《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明确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明确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鲁网1月31日讯1月30日,聊城市青少年宫、共青团东昌府区委、东昌府区未来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中心举办“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公益讲座,来自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聊城市第一中学、聊城市第三中学、聊城市第四中学、聊城市外国语学校等学校的200余名学生及家长参与。
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记者从黑龙江省教育厅获悉,为全面提升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水平,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激发潜能、主动发展,切实增强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近日,《黑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出台。
河南许昌新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目录一、 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在每个学期的期末,由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测评展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
【编者按】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标志着新一轮新高考改革拉开序幕。今年正值新高考改革实施十周年。高考改革事关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强国建设,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