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渡江战役结束之后,毛主席便让粟裕筹备解放台湾的相关事务,准备统一全国。1950年,粟裕把攻台兵力增加到12个军50万人的兵力,只待毛主席一声令下,这支军队就会在战神粟裕大将的指挥下,为我国拿回散落在外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台湾便被视为国家统一的关键一步。然而,这一目标却因内外种种因素数次受挫,至今仍未实现。其中,里应外合解放台湾的战略曾经离成功近在咫尺,却因一人之叛徒行径而功亏一篑。蔡孝乾,一个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台湾地下党领袖,最终却成为投敌叛变的民族罪人。
1950年,在粟裕筹划解放台湾的准备阶段,台湾地下党的情报人员向华东局和中央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也增加了粟裕等攻台军事指挥员的信心。但就在粟裕准备解放台湾的关键时刻,台湾地下党却发生了一件事,整个台湾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很多人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949年,解放战争都快结束了,毛主席就开始考虑解放台湾这件大事。蔡孝乾1908年出生在台湾彰化,在上海大学时,受瞿秋白、任弼时的影响成为进步青年,1928年加入台湾共产党,在大陆时还担任过八路军敌工部部长等职务,1946年回到台湾担任省工委书记。
蔡孝乾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小时候生活在日本统治下,或出于祖国意识,或看中当时大陆的低廉学费,青年时期他来到大陆求学,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系就读,受到革命思想的启发,在台湾建立了支部,后来他来到了苏区学习,成为唯一一位参加了长征的台湾籍党员,蔡孝乾在革命初期的表现,其实也可圈可点,他有学识,思想也比较开放。
当时我国在军事上已做好了渡海作战的准备,一切准备似乎都将目标指向了解放中国台湾。1907年,蔡孝乾出生于中国台湾,那个时代中国台湾正处在日本的统治之下,在日军的压迫下当地的民众的生活十分艰苦,蔡孝乾也是如此家境十分贫寒,这让在年少时的他就从心理萌发了想要离开当地选择去中国大陆去学习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