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5日,这一天,周恩来总理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外国来宾。如今,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十分陌生,然而在当时,郭永怀不仅是举世闻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还是中国唯一一个在两弹一星领域都有着卓著成就的科学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核时代。不少苏州科学家的名字,和那段历史紧密相连。“两弹元勋”王淦昌、程开甲都来自苏州,他们隐姓埋名,只为铸就坚不可摧的核盾牌。还有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钱三强夫人何泽慧,同样为国家的核事业倾注心血。
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论是原子弹的模拟分析、研究设计,还是氢弹的设计原理、技术途径,邓稼先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可以说,他是“两弹”走向成型阶段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两弹之父”。
他们以卓越的贡献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奠定了中国国防与科技事业的基石:1.邓稼先院士安徽怀宁人(1924.06.25–1986.07.29)-事迹: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核心领导者,邓稼先主导了原子弹、氢弹的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被誉为“两弹之父”。
23位两弹一星元勋都有谁?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23位元勋介绍。
2024年,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又恰逢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我回到故乡安徽怀宁,前去瞻仰他的出生地,探访他令人仰望的人生。“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