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向德国军队多次订购榴弹炮,但是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在订购的过程中,虽然日本军队多次向德国施压,但是德国还是秘密的将76门榴弹炮交付了中国,虽然只是为了赚钱,但也是在危难时期给中国援助之手。
在上个世纪的经典战争片中,有一类镜头高频率出现。这就是我军会集中炮群开始射击,这种镜头一旦出现,那么就意味着战略性的攻击动作即将开始,随后就是冲锋号响彻云霄,千军万马开始出击,那么战役的全面胜利也就即将到来。
卡车炮现在种类非常多,经济适用型的研发制造也非常简单,连真的不少穷国家都有自己的卡车炮。但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强的卡车炮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中美俄三国了,美军的105mm“鹰眼”机动榴弹炮系统,俄罗斯的152mm“锦葵”卡车炮,以及我国的PCL-181型155毫米车载加榴炮。
原因就是美军二战后的陆战思想是“空–地一体化”,也就是说用空军对敌方地面部队进行猛烈的连续轰炸,扫清基本障碍之后再有陆军清剿残敌,而美国陆军的装备水平也是世界最先进的,用不了多久战斗就结束了,因为有航空兵轰炸陆军所担负是对敌火力打击任务不算高,既然是这样把钱花在各型飞机的研制上要比研制各种火炮更有用,至于说火炮能从盟国当中挑选和引进就可以,所以包括坦克炮在内陆军在40多年没有研制新炮了,但是随着先进战机采购成本越来越高,精确制导弹药也越来越贵,美国人发现被长期忽视的火炮在火力打击的持续性和时效性、威力…
法国施耐德公司为俄罗斯陆军研发了M1910年式107毫米加农炮,出口俄国后,施耐德将火炮口径缩小到105毫米的版本推销给法国陆军,但法国陆军不感兴趣,因为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太过成功,法国陆军不认为部队需要更大的野战炮,不过到1913年,法国还是少量订购了几门作为测评使用。
考虑到篇幅需求,本篇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东北/华北/华东战场所使用的各型火炮和牵引车。前排提示:本文收录的载具战车年份范围是从1925年前后至1945年包括整个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开始到结束。
进入2000年代以来,我国陆军的炮兵部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种先进火炮层出不穷,比如先进的火箭炮和榴弹炮等。尤其是军改后,基本上现在形成了集团军属炮兵旅、旅属炮兵营等固定编制,其中加入了新型的卡车炮。
塞尔维亚“诺拉”B-52近日美媒称,以色列、塞尔维亚和瑞典的三款车载自行榴弹炮将参加明年初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尤玛试验场的射击试验。目前,美国陆军正在为“斯特赖克”战车寻求一款新型机动火炮,以取代现有的155毫米M777型牵引式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