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自理能力的下降,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失能、失智、认知症老人数量持续上升。失能老人或较为严重的半失能老人无法自行活动,护理过程中将老人从床上移动到厕所、浴室、餐厅、客厅或沙发、轮椅等非常困难,靠人为“搬动”不但护工的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导致老人骨折或摔倒受伤等风险。
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下降比较明显,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加剧,经常会有腰痛、腿痛的现象,如果不小心摔倒,还有可能引起骨折或者瘫痪。若老年人患上脑血管病,下肢功能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导致行动不便,那么老人行动不便及卧病在床的患者该怎么解决日常生活呢?
比如上下轮椅、翻身更衣、更换床单、洗澡如厕、坐起饮食等都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抱起老人,但是由于瘫痪老人四肢无力,重量都会比一般的正常人重上很多,因为瘫痪老人不能自己出力,所以显得特别重,而且护理工绝大多数为女性,相对于男性而且力气小了很多,通常会出现抬不动,搬不动或者是抱不动瘫痪老人的情况。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医疗科技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高龄老人的随之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比如由于脑中卒引发的偏瘫,导致躯干及上下肢发生的运动障碍等,或者是高龄老人由于年老体衰,人老腿先老的缘故,常出现的就是行动不便、或者长期瘫痪卧床的病患也在不断剧增。
半掌分指器与对抗痉挛。是的,偏瘫患者整个上肢的屈肌力线是缩短的,越痉挛越短,越使劲越短。我的小荷健康里,有好多患者喊我尚医生,尚医生,半掌分指器和小可爱沙袋都有了,可高兴了,就好像只要有了这两件东西,痉挛就被对抗了一样。
在第34届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积极响应助残日主题“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有爱助无碍”辅助器设计大赛,医护人员们开动“最强大脑”,巧手设计了30余件辅助器具,希望能够助力患者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独立
这段时间一条“家人自制健步车帮偏瘫老母亲康复”网络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的主人公正是宿迁沭阳的一位8旬老人这套为她量身定做的“装置”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白发老人正使用一辆不锈钢焊接的健步车,在小区内进行锻炼,表情轻松惬意。
一款可穿戴智能手套,戴在手上,即可自主识别用户的动作意图,辅助用户完成握拳、提物等动作。这样一款会“读心术”的手套,来自普陀区科技企业——上海海每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后简称“海每康”)的自主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