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里,志愿军最令美军头疼的战术无疑就是大范围的穿插迂回。“万岁军”第38军的内层穿插;横城反击战第117师一夜穿插迂回38公里;战斗英雄杨育才带一个班奇袭白虎团指挥部,都是穿插迂回作战的典型战例。今天聊聊穿插迂回战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三章 迂回思维半路杀回,反败为胜 第三章 迂回思维半路杀回,反败为胜 第5节 福尔摩斯教你如何运用迂回思维 迂回是一种求胜的策略 迂回思维也叫作U形思维,这是一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为越过障碍或者避开障碍而采用的解决问题
永远的打赌赢家 永远的打赌赢家 有一个叫帅克的人,跟别人打赌的时候总是能赢。有一天,一个警察想敲诈帅克,便说有人告他偷窃。帅克说自己的东西都是打赌赢的,从来没有偷窃。警察不信,帅克就跟警察打赌证明自己。帅克说:“我赌你明天会长出一条尾巴。
我个人拙见是有用。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围点打援。这个是自战争起始以来的作战原则,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飞机坦克,替代了骑兵步兵。穿插分割,即进攻军队从敌人正面的间隙或从打开的口子插到敌人防御纵深内,把敌人分割开的战斗行动。
日军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倾向于在战斗中广泛使用迂回包抄战术,逐渐成为首选和必选战术,是日军内不可怀疑的战术圣经。在日军1938年的《作战要务令》中明确规定:“进攻的主要目的是包围敌人,并将之歼灭”。强调在正面进攻同时,侧翼包抄兵力越强,越出其不意,歼灭敌人成果越明显。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了,38军113师使用迂回穿插战术,在14小时内长途奔袭145里,先敌5分钟到达预定地域,与逃敌、援敌激战50余小时,截断了美军的退路,为实现战役合围立下了头功,终于成就了38军万岁军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