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南新闻5月17日电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周口川汇区中医院在六一社区、高庄社区、五交化小区等社区设置5家中医馆,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中医服务。图为医护人员正在接诊。
迄今为止,周口市共评选了三届“名中医”、“基层名中医”,分别在2019、2021、2023年公布并颁奖。每届都有10位名中医和10位基层名中医,到现在一共有60位“名中医”,包括30位(最美)名中医,和30位(最美)基层名中医。
大河报3月28日的新闻报道版面□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文图本报讯3月28日,大河报·豫视频率先以《为患者减免费用超百万,他被赞“中医活雷锋”》为题,对周口市魏氏血液病医院(又名周口开元医院)院长魏兴禹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篇幅重磅报道。
市集上,中医专家给群众把脉。李时珍 摄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通讯员 胡艳梅“你还别说,古色古香的关帝老街和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结合在一起还真挺搭配的。”10月1日一早,在周口市川汇区关帝老街附近游玩的群众惊喜地发现,首届三川十馆·中医市集正在这里火爆开集。
周口网讯:(广电全媒体记者杜新 张光华 贺加杰)倾情服务患者,爱心回报社会。一个普通的老中医,一个中共党员,一个86岁高龄的老人,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坚持助人为乐,以悲天悯人之心,对待患者,对待他人,而他收获的是病人们无限的感谢。他就是中华医学会会员、西华县中医院原院长郭俊田。
在中医领域,邵可立是一位深耕近四十载的资深医者,也是新派中医的代表人物。如今,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却怀着满腔热忱,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公益旅程。他创办的公益养生课程《未来大健康》,正为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带来新的曙光。邵可立的履历满是辉煌印记。
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功能,打造生态文明示范社区。近日,川汇区中医院中医馆在川汇区七一路文明社区五交化小区正式开馆。川汇区中医院中医馆秉承“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以传统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诊断方式,运用中医技术调理亚健康状态,来达到人体五脏平衡。
4月26日—4月27日,2024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与痛风学术年会暨娄多峰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第五代传承人、周口市中医院风湿科副主任李朝阳参加会议,并与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工作站签署合作协议,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周口市中医院工作站正式
但是,大多数周口人不熟悉的是,它们还是周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记者从周口市川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川汇区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已经公布,共8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崔氏中医、九派古琴演奏、周口裴家中药贴、穆记蜜汁焖炉烤翅、沙家膏药、王福洲臭豆腐、赵家口技、龙霖米酒。
周家口,即今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所辖的川汇区,位于沙河、颍河、贾鲁河的交汇处,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姓氏之源,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周家口商埠形成始于明朝而盛于清朝,它是黄淮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北航南运的咽喉要道。
魏兴禹正在给村民们问诊得知魏兴禹回老家义诊的消息,乡亲们来到院子里等候。□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扬 李玉坤 文图排队等待看病的群众将农家小院围得水泄不通,悬挂着“魏氏中医传习所”牌子的门前,停满了三轮车、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