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闷热的“三伏天”里,“立秋”节气悄然而至,老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夏季让人们食欲降低,营养摄入减少,甚至都变了消瘦了不少,到了立秋后早晚会凉爽一些,人们的食欲也开始逐渐恢复,按照老传统要开始“抢秋膘”了,也叫“贴秋膘”,用来补偿一下夏季带来的亏空,那么“抢秋膘”吃什么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下午举行发布会,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寒露时节健康养生、疾病防治知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秋天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贴秋膘”的习惯,那么肥胖人群还要“贴秋膘”吗?可以正常减肥吗?
秋季讲究“贴秋膘”,这个阶段肥胖人群还可以正常减肥吗?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强调,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地减肥。古话说“秋膘是金,秋膘冬肥”。仝小林说,“秋膘”既有文化内涵,也是生理现象。
小张今年28岁,体型微胖,励志减肥,经过一夏天的努力,已经减重4kg,目前身高162cm,体重68kg,BMI 25.9kg/m2。立秋到了,妈妈与小张发生了分歧。小张,妈妈给你烧了红烧蹄髈、排骨汤,多吃点。不吃不吃,秋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我还要再瘦点。
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国家卫健委当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针对肥胖人群在“贴秋膘”的秋季是否还可以正常减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肥胖或超重人群此时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俗话说:“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古时,人们认为夏季会使食欲降低,体重有所减轻。在秋天时,要进补回来,目的是为过冬增强体质、抵御风寒,于是便有了“贴秋膘”的民间习俗。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季正是适当进补以恢复和调节人体脏器机能的绝佳时机。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周三是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天的到来。俗语道“立秋贴秋膘,冬天不挨冻”,人们认为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通过“贴秋膘”的方式增加身体脂肪储备,以弥补夏季的消耗和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那么,“贴秋膘”到底好不好呢?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熬过漫长炎热的夏天,告别燃烧卡路里的日子,夏天的肉肉还没减掉,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华西第四医院专家提醒胡乱“贴秋膘”,当心“第四高”。贴秋膘≠大吃大喝所谓“膘”,其实是皮下脂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肥肉”。“秋膘”顾名思义,那就是“秋天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