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宋月华/文图“一双巧手,一抹红泥,塑造百态人生”,这句生动的话语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捏泥人这一传统手艺的魅力。11月14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红泥塘创始人赵恩民,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泥塑体验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李瑾“我今天捏了一个可爱的兔子,寓意在新的一年‘兔’飞猛进。”“老师教我写‘福’字,寓意好事成‘兔’。”2月3日,武汉市江汉区一初学苑的小学生们在开学迎新活动上体验民俗文化,玩得不亦乐乎。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3月21日消息(记者 孙春丽)3月21日上午,“泥猴张”第二代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米猴李”李自强和在海南的亲传弟子徐红宇一起,走进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五(7)班教室,手把手教同学们进行泥塑创作,给大家上了一堂特殊的劳动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捏泥人”课堂。
背景材料:惠民县的泥塑,出自该县的皂户李镇河南张村。河南张村人以前做出来的泥塑,主要是泥娃娃。做一个冬天,到阴历二月二那天,拿到火把李庙会上卖。当地人买泥娃娃,是因为自己刚结婚或家里有刚结婚的儿女,买个泥娃娃抱回家,希望早生娃娃。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通讯员 李长林为了感知、继承和发展传统泥塑文化,提高孩子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1月31日,武汉市江汉区图书馆举办了“童眼看非遗之与‘泥’为伴——泥塑创意”活动,有15组家庭参与。
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 文/摄)在百年老宅,听甘家故事,还能跟着非遗大师学石刻、剪纸、画脸谱……近日,为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引导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承办的2023第十五届“我是小小传承人”夏令营活动正式开营。
张金东,关东泥人张第三代传承人 张金东,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东泥人张的第三代传人。 土,是滋养万物的根基。在中国,自古流传着女娲用泥土创造人类的传说。泥土经过捶、摔、揉、打后,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幻化出惟妙惟肖的中国泥塑,这就是捏泥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又是一年端午至,抚今追昔思奋进。6月21日上午,随着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100名小学生齐声吟诵《满江红》, “华夏我的国 青岛我的家”——青岛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市北区文化馆举行。
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1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摄影报道)昨日,由烟台商务部门指导,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烟台传媒集团主办,蒙牛独家冠名的“品重烟台”迎新春名优产品采购交易会暨年货大集进入第二天,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烟台国际博览中心赶集。
这几年,国潮越来越火,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在江苏无锡惠山,有一个400多岁的国潮手办,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该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惠山泥人厂设计师周璐有她自已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