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相信每个心内科医生都能背诵出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传统分类系统,把抗心律失常药物按经典分类法分为4大类,分类的依据是药物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心律失常相关的作用机制,4类药物分别通过抑制Na+、K+和Ca2+通道以及肾上腺素能β受体介导的机制起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地跳动。由“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提供基金,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做的“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得到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较单川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可显著提高临床症状疗效、明显降低室性早搏次数 , 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学组共同组织专家组,结合我国2001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及近20年的研究进展制定了《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规范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时隔22年重磅更新。本文整理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各类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治疗建议,供大家参考。
决奈达隆空腹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在每次 1 片、每日 2 次、早晚餐时服用的推荐剂量下,约 3~6 小时达峰,4~8 天达血浆稳态浓度,清除半衰期约为 13~19 小时,约 84% 经粪便排出,6% 经肾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