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引入了“自甘风险”原则,被认为填补了法律空白。民法典第1176条第一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新京报讯(记者 薄其雨)12月21日是“国际篮球日”。如今,篮球比赛的形式愈发多样,如随处可见的街头篮球、校际间篮球友谊赛和登上热搜的“村BA”等等。篮球让人领略运动的魅力,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风险。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因打“野球”时受伤引发的维权纠纷案件。
去年九月份,北京的心先生去球场踢球,结果被另一方的力先生撞倒,磕破了脑袋。当时力先生垫付了医疗费。最后,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心先生需要将医疗费用返还给撞倒他的力先生,这是怎么回事?2020年9月,心先生和力先生相约来到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室外足球场踢球。
12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篮球日”。篮球运动既能展现个人风采,也能增强协作意识,是全民热衷的体育项目,但篮球本身具有群体性、对抗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运动过程中也时常伴随较为激烈的身体碰撞,容易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人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