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讲究棚劲不能丢,而这个棚劲外在表现是柔中寓刚,内在表现是内劲充足,而内劲充足,必须由内气充盈做保障。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内气充足,以气助劲,以气催行,从而使拳架饱满圆活,发劲整而脆。 太极拳的发劲,离不开内气的助推作用。关于内气,《拳论》有:“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之说。
笔者根据亲身领略过的数位前辈大师的真功名训和自身几十年来的练功体悟,总结出太极拳的“松柔”、“知觉”和“内劲”三大功夫,并深感这是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太极功夫,而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完整而统一的内在联系,组成了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1、双手放松,手腕领劲,向右向上画弧,身体微右转,身体慢慢站直,头部保持中正,双目平视前方。2、双手继续向上画弧至头顶并向上延伸,头部保持中正,双目平视前方,身体带动脚后跟离地。3、身体自然下落,双脚最终踏实地面。双手同时由上向左向下画弧,身体微左转。两腿跟随双手的下落微微弯曲。
首先要有名师、名言、名手再加上过人的聪明智慧和自己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决心。真正武功不光是形体与招式拳架的结合,更主要的是心神意气力的结合,只有这样内外结合、上下贯通才能把一种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目前,太极拳运动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全面普及,有千百万以上的人参与。其实,太极拳不是用“力”的拳艺,因为用力容易导致憋气,造成四肢不畅,甚则气滞血瘀,太极拳是一项与其他所有的体育运动不同的、独特的气血运动,修炼的是“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