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8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赵好飞 通讯员 程涛)今年以来,临夏县全面落实“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特色种植业牵引带动战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菌则菌、宜花则花,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高效。
原标题: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赵淑娴 通讯员 马利军初秋时节,走进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的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蔬菜基地,大棚里紫色的茄子、翠绿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及甜瓜挂满枝蔓,为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新希望。
原标题:【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临夏县: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临夏县先锋乡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探索“党建+园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重产业、活力足、能致富的乡村发展
中国甘肃网8月28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乔栋明 通讯员 程涛)今年,临夏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目标要求,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聚力发展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
我州全力推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每日甘肃网3月28日讯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陈礼娟)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强化林果科技服务和培训,扶持壮大林业龙头企业等方式,全力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示范产
原标题: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本报记者 马茹萍 通讯员 罗霞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和政县罗家集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激活和美乡村建设“源动力”,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引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路。
原标题:和政县多举措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国甘肃网2月8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 (记者 马正兰)去年以来,和政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振兴,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强化产业扶持,扎实推进实施“1+5”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美食,是一个地方的记忆,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烙印和宝贵财富。流传了千百年的临夏美食,如今成就了“河州味道”,一家家美食门店从河州开遍全国,一步步走向世界各地,名扬海外,成为富民产业。美食产业是临夏州“五个百亿级产业”之一。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西部乃至全国最大的民族特色食品产业园(以下简称“预制菜科创产业园”)……12月3日,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园区企业——惠发(临夏州)食品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虎 通讯员 赵怀斌五月的临夏大地,绿意盎然,农业科技捷报频传——马铃薯黑膜覆土垄上微沟种植等新技术广泛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亩;肉牛、肉羊养殖管理新技术开始应用,养殖成本明显下降;中药材引进推广15个新品种、12项新技术,辐射推广面积3万多亩……去年以来
中新网兰州10月16日电 (冯志军 艾庆龙)在“无牛羊不成家”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牛羊养殖是祖辈传承的生产“标配”。但受困于小打小闹的单户散养和牛羊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制约,收益止步不前的养殖户常调侃道:“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