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摄影报道5月21日,中国科学院第20届公众科学日成都分会场活动正式启动。这也是这场面向公众的“科学盛宴”走过的第20个年头。“今天我们不只讨论科学,还要讨论科学与人文,就从一座庭院讲起。
5月21日,位于兴隆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格外热闹,数百名成都中学生及社区居民相约于此,一起体验一场科学的奇幻之旅。自2005年起,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100余家科研院所和3所大学都会“打开大门迎客人”。
中国网讯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联合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办的第五期“兴隆湖科学大讲堂”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举行,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开讲前,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的建设历程、装置现场以及成果解读等相关视频。
“大装置落在四川,落在成都,对我们这些并不能直接产生使用价值的基础研究支持非常大。”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副所长、PandaX暗物质实验首席科学家、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刘江来在2024腾讯科学WE大会演讲现场如是说。
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懂政策、懂技术、懂市场,2024年挖掘科技供需信息780条,服务成果转化落地项目13个,涉及总金额超4000万元。他们,就是成都市科技成果专员(以下简称“成果专员”)。首个!
从成都市中心一路向南,四川天府新区的“心脏”坐落着一座极具“科幻感”的岛屿——成都科创生态岛。一条大道穿岛而过,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天府实验室等重点科创基地皆在此落户。
1月22日,由四川大科学装置开放合作联合会主办,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共同承办的四川大科学装置创新成果发布会暨联合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6项四川大科学装置成果。
在四川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接受了《四川观察》记者专访,他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看到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和子午工程二期两个大科学装置。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在兴隆湖周围汇聚起以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为代表的高能级科研机构资源,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战略资源,以成都超算中心为代表的领先科研基础设施资源,汇聚大量高层次科研人才,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催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奠定了坚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张峥10月18日,四川省天文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的开幕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举行。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韩占文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四川大学高洁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王嘉图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新华社成都11月24日电 题: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四川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董小红、李力可彩林斑斓、芙蓉花开,兴隆湖畔拥红叠翠。从空中俯瞰,占地1578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由成都、眉山两大片区组成,形似一匹骏马,从成都平原东南腹地昂首腾跃向前飞驰。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张宇12月16日上午,四川天府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通报了天府新区建设发展情况。四川天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天府中央商务区、天府数字文创城三个园区集中亮相,发布未来发展的重点举措和政策机会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