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福先生回忆说:新凤霞大姐扮相英俊,嗓子高音16度,在全国也是拔一拔二的,但我最佩服她的,是她那会儿都名气很大了,还是向自己的缺点进攻,因为她最美的音色是中音,她每天练嗓子,跟快板和钢琴较劲,我也是受她影响,永远不满足。
新凤霞和赵丽蓉,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大地上名气最大的两位评剧艺术家了,两人一庄一谐,互帮互助,互相成就,从1952年起,先后合作过《凤还巢》、《会计姑娘》、《杨三姐告状》、《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众多剧目,尤其是两人合作的《花为媒》“报花名”选段,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演唱至今经久不衰,深受评剧迷喜爱。
1952年的北京,夏日炎炎,在东单栖凤楼胡同一个普通的院落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聚会正在悄然进行,男主人吴祖光,是才华横溢的戏剧家和书法家,其创作的《风雪夜归人》、《花为媒》等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女主人新凤霞,则是评剧舞台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她以清丽脱俗的扮相、优美动听的唱腔和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开创了评剧“新派”唱腔,为评剧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评剧《刘巧儿》关于男女关系,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换句话说就是,女生求爱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和隔阂会更小,但是事实是检验真理的
评剧大师新凤霞 赵丽蓉音配像《凤还巢》中国评剧院演出 新凤霞(音)高闯(像)赵丽蓉(音)茹桂林(像)评剧展播: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完整版 || 评剧展播(01) 评剧电影《花为媒》(新凤霞 赵丽蓉 李忆兰) 1963 || 评剧展播(02) 评剧电影《秦香莲》1955年 筱白玉
即便是高中时课业繁重,每周也一定要回奶奶家一趟。石头奶奶年轻时很漂亮——柳叶眉、杏仁眼,形象气质很像评剧演员新凤霞,耄耋之年依旧很好看,精神矍铄、慈祥又和善,永远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爽爽,从没见过她唠叨更不见抱怨。
邓丽君自14岁步入歌坛以后,逐步凭借精湛的歌艺,高贵的形象和坚韧的性格享誉华人世界和日本社会,影响范围覆盖亚洲众多地区,最终成为20世纪歌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王丹凤,原名王玉凤,原籍浙江宁波,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电影演员。
八岁时在山西等地演出,她主演的《云楼会》轰动一时,因而有“八岁红”之美誉。期间与马骐配合,在《寇准背靴》饰演柴郡主,《跑汴京》中饰演巧姐,《九令救主》饰演吴慧妃,现代戏《霜晨花》中饰演程小菊,《柜台内外》中饰演李桂兰,塑造了一有一三个小 个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艺术典型。
二十二、 两次上台演节目(下)我第二次上舞台,是二年级时又一次我们班演节目,评剧《夺印》选段。这一次,张久竟出演著名评剧演员马泰的角色何支书,才书谦扮演广清,我们几个则是站在一边帮腔的。《夺印》是反映“阶级斗争”的戏,名噪一时。
“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草青青……”2024年1月17日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2024年河北春节戏曲晚会录制现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一登台亮嗓,便引得台下观众鼓起掌来,评剧《花为媒》唱段《报花名》成为这场新春戏曲盛宴令人回味的经典一幕。
#娱评大赏#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刘秀荣近照)刘秀荣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是新凤霞的嫡传弟子,被称为“小新凤霞”。她嗓音珠圆玉润,甜美脆亮,表演质朴自然,刻画人物鲜活生动。刘秀荣在继承评剧“新派”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