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一斤是10两,可是在1959年以前,我国的一斤都是一直在沿用以前乃至古代的16两的。大家对于成语“半斤八两”也许并不陌生,说的是半斤和8两是差不多的,可见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过去的一斤就是16两了。
还有我们农村用来吃饭的筷子,按农村老规矩都是7寸六分长,但是,所有这些规矩,在我们的祖先来看,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制定的,它们都包含了很丰富的哲理在里面,今天,小编就来解说一下,老祖宗为何规定,称是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六分?
要是想形容两个人的能力不相上下难实力相当的话,可以用“旗鼓相当”、“平分秋色”、“半斤八两”等,不知道你们以前有没有过疑惑,明明1斤是10两,半斤是5两,8两明明比5两多那么多怎么还能用来两个人差不多?这其实是我们自觉带入了现代1斤=10两的标准,实际上古代1斤是以16两计重的。
中国古代的1斤为16两,是为了方便称重,避免出现不好计算的小数。而筷子的长度历朝历代都不一样,直到近代才固定下来的,取一米的四分之一,差不多就是7寸6分。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全都是“约定俗成”。有人提出筷子的长度,有“七情六欲”的讲究,这是后来的人“脑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