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第一艘潜艇再创新科技,马里亚纳海沟挑战7千米。想必大家都知道考古学家这是一个金饭碗,陆地有考古,海洋一样也是要有的。在深海他们是如何下沉海底考古?深海底是缺氧最大的,也是受压力最大的。我国成立863重大研究专项,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中国第一艘深海潜艇蛟龙号。
今天(18日),“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 “蛟龙号”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 联播一瞬带你看“蛟龙探海”!监制丨彭娜编导丨王鲁彬 张雨妍剪辑丨张斌 汪亮策划丨杨艺记者丨陈博©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来源:【濮阳日报】深海的奥秘,正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船时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11时许),深蓝色的西太平洋海面上,“蛟龙号”搭载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船时2024年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间8月18日11时许),抵达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目前已在南大西洋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记者27日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深海一号”船执行的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聚焦南大西洋中脊热液区。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9月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第14潜。至此,本航次国际科学家下潜工作全部结束。本航次共有8位外籍科学家和3位中国香港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下潜区域包括西太平洋6座海山和1个海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这是咱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梦想。但现如今,这些梦想已经一一实现了。比如今天要讲到的蛟龙号潜水器,就是一个圆梦工具之一。截至今年8月份,该潜水器已完成第300次下潜。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行研制的载人深海作业型潜水器“蛟龙号”,早在2012年6月,就在全球最深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深海7000米级下潜海试,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而且还是作业级别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远超那些观光级别的。
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的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将于大年初一上映。今(14)日片方发布“蛟龙作战计划之龙鲸问世”。片中饰演艇长的张涵予献声,观众可率先一窥片中“龙鲸号”核潜艇这个“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是如何诞生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通讯员 吴贤/文 记者 蒋文俐/视频 摄影1月29日,春节档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正式上映。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影片以令人震撼的潜艇大战和热血爱国情受到欢迎。与此同时,潜艇作战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让人看到了潜艇兵们的伟大与不易。
武汉有哪些永远也不会破产倒闭的国有企业?·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部级实业类央企,法定代表人刘伟平,全球清洁能源行业领导者,我国六大发电集团之一。·2、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部级实业类,法定代表人杨青,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南北两大汽车国家队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嫡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