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正住进医院,身边全是类似病情的病友时,面对两天不紧不慢地术前检测,我们这群同病相怜的人们,有太多共同的语言,每一个被推进手术的人如同拆盲盒一般等待医生的宣判,每当回来一个大家都赶紧去探望,没有被a附上的哪怕刚刚做完手术疼痛难忍可依旧难掩兴奋的双目发光,反之则不忍探视,无声的低咽在楼道里循环回荡,也让这些在术前准备的人内心瑟瑟发抖。
B超报的是左乳肿物,考虑纤维上皮性肿瘤,还有双乳肿物考虑腺纤维瘤。因为有一个4a的东西,一般就不建议做微创了。这个瘤子特别是纤维上皮性肿瘤,有的时候叶状肿瘤复发的风险本身就高,所以需要把这个瘤子完整的切下来,就不建议做微创的,做开放手术,但开放手术只能做这一个大的瘤子。
时隔一年零三个月,今天又到华西医院做手术了。上次是在第三住院大楼做乳腺癌手术,这次是在第四住院大楼做乳腺结节微创手术。术前一天接到医院的电话,询问是否手术,确认手术意愿后,告知具体到院报到时间。我的报到时间是上午10点。电话通知让最好带一名家属,不过家属不能进病房。
----关怀来自每个细节 那细细的针,穿过你的毛孔,犹如蚊子咬样的刺痛,让你眨了眨眼睛。但接着麻药如巨浪般地拥入,很快地掩盖了你的疼痛。你这样安静地平躺着,慢慢地深呼吸,内心里开始与对手术的恐惧做斗争。你紧皱起了眉头,绷直了身体,甚至紧紧地握住双手。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马遥遥28岁女主播不幸查出乳腺癌,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甲状腺乳腺外科,医生通过微创手术保乳。每年的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有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粉红杀手”。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道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体检竟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坚持与希望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莫女士(化名),她的经历,也许能让每一位关注乳腺健康的女性感同身受。
一位35岁女性朋友,发现右乳1.5cm大小的结节,彩超结果提示右乳结节,3类。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二科杨红星主任处就诊,杨主任接诊后仔细阅读患者的彩超及图像,结合患者年龄等因素,遂行微创手术切除结节,病理结果回报:乳腺纤维腺瘤,并不典型增生。
我56岁了,已退休5年多了。有人说,女人50岁退休太早了,其实在这个年龄段是女人很难熬的日子。50岁让女人退休,真是很人性化的考虑。让女人能好好休息,调养身体。这几天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彻底清扫整理屋子,现在虽然是新社会,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因为家族里面爷爷是食道癌去世,叔叔是结肠癌去世,所以在自己平时的生活当中,还是比较关注自己的身体。我就拿着彩超单去找医生,彩超诊断是4A级,自己马上在网上搜查了这个4A级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网上搜查了一圈下来,大概的结果是4A级的话,有2%到10%是恶性的,至少90%以上是良性的,所以当时自己也是心态还算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