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从事生物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领域生态发展的科研机构,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118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7项,国际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2月12日电 (记者 王君妍)2月12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于近日在葡萄糖提取率及代谢研究中获新进展,实现了大肠杆菌实时动态调控葡萄糖摄取率及中心途径代谢。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提升葡萄糖提取率的方法,为合成生物设计与细胞工厂构建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新的路径选择。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团队,近日通过开发出实时动态监测大肠杆菌葡萄糖吸收速率的方法及其遗传回路,实现动态调节葡萄糖摄取速率及相关代谢途径的碳通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天津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领科研院所成果,加速向产业化迈进。
在天津的一家研究所里,平均每两天就有一项新的专利产生,十米多高的专利墙上挂着成百上千项专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重大科研成果,就是在这里首次实现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所青年科研人员 蔡韬:这个是我们人工合成淀粉的一个测试平台。
将“地沟油”提炼为飞机燃料,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人工合成糖,小麦秸秆“变废为宝”成吸管……近年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生物制造正逐渐让科幻照进现实。昨日,第十二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我市举行。
中新网天津5月19日电 (王在御)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18日,该所举办以“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生物制造‘科学万花筒’”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900余名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走进研究所,共同探索生物制造的奥秘。图为科普活动现场。
44444中新网天津1月17日电 题:天津开启“硬核”新风潮:科技创新引擎产业焕新作者 杨子炀 王君妍在天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澎湃,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布局持续拓展,注册科技型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组建39只科创基金。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刘如楠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生所)出发,一路往东南走4000米,会来到一个充满“魔法”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工程化测试平台,各类仪器紧凑安放,测试装置轰隆作响。
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让来访者印象深刻:负责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某课题组,通过与所内的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共建实验室,实现了人才、设备、工艺技术的互通、共享,不仅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还产出了更多科研成果。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构建了微生物蛋白、健康糖等生物制造工艺和路线;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孵化企业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PDK;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研制完成国内首款面向抑郁评估的情感脑机交互机器人系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3月22日,科研人员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内准备实验。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外景(3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无人机照片,2月2日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