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在张艺谋导演的《秧BOT》中跳起了秧歌。这些机器人穿着大花袄,还会舞动身体,多角度转手绢。宇树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资本局,此次表演的机器人是宇树H1“福兮”,谐音“伏羲”。H1依据舞蹈要求设计动作,靠AI训练来执行。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形机器人成为春晚焦点,一窥AI驱动的未来“我今年怎么才能发财?”“我儿子的事业能旺起来吗?”这些是最近在北京的春节庙会上,游客向“财神爷”提出的问题。不过,这个财神爷是一个真人大小、身着红色长袍的人形机器人。
2025年蛇年春晚,一场前所未有的机器人舞蹈表演点燃了全国观众的热情——《秧BOT》。16台来自杭州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机器人,与16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同台共舞,完美融合传统东北秧歌与最前沿的AI科技,创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奇观。
春节庙会是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过年的“重头戏”。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北京的传统庙会,例如地坛庙会、厂甸庙会等正“好戏连台”,市民和游客可以品美食、看表演、观民俗、赏花灯……当然,国潮也有新时尚,当文化遇上科技,春节如何“AI”起来?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杨沙沙 环球时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木 辛斌】刚刚过去的中国春节假期,充满了高科技元素。“春晚机器人舞动AI(人工智能)雄心。”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在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中企制造的16个机器人,通过AI强化学习,登上舞台表演秧歌。
评论员 小六君今年春节,随着科技发展,传统民俗与AI、机器人相融合,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由于各种充满科技感的新鲜事物加持,让传统中国年充满了“科技范儿”。在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场名为《秧BOT》的机器人舞蹈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2017年6月7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超过940万考生引来人生中的转折点:高考。与往届高考不同的是,本次高考考场上,还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考生:AI高考机器人。说起人工智能机器人,人们肯定还记得曾被ALphaGo支配人类围棋界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