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侯凤超早上8点,在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宽厚里的一间炸货铺里,小杨在后厨开启了他充实的一天。氤氲的水蒸气把脸熏得红彤彤的,小杨正熟练地制作着食物,时而用肢体动作与同事们比划交流着,这是他上岗后的工作日常。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4日报道,上海“墙洞咖啡店”的听障咖啡师鼓舞了中国成百上千万的残疾人。在上海中心城区一条咖啡店和酒吧林立的街道上,有一面灰墙上的墙洞呈现出奇怪的景象:一只毛茸茸的熊爪指向一个二维码,引导人们用这个二维码选购自己的咖啡。
4月21日,悠唐购物中心一家“洗个头发”洗头按摩店的“无声门店”正式营业。与其它门店不同,这家店里8名主力店员都是“00后”的听障人士。洗头、养发、按摩、造型,一整套流程下来全程安静无声,聋哑孩子们带来的特殊服务体验,吸引不少消费者成为“回头客”。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点击查看视频👆👆“小杨在这里干得特别开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正能量!”2月14日下午,聋人小杨正在一家小吃店里忙碌着,看单、打包、双手递给顾客,每一个动作都熟练、利落。他的老板远远看着,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近日,一位顾客在网上发帖,称一位聋哑外卖小哥在与自己的手机短信交流中出言不逊,语气不好。该外卖小哥一开始表示自己是“无声人”,“不方便接电话,谢谢你”,然后用词是“给我27”“单号多少”“快点”,听起来比较直接、有些粗暴。
5月18日上午,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招聘会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5月18日上午,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人流络绎不绝,残疾人招聘会现场挤满了求职者。在5楼的招聘会现场,一些知名企业的招聘台前排起了长队,求职者和人事彼此进行初步了解。
火锅店里,老板娘李楠楠事无巨细,每天都如此在店里忙碌着,一一指挥店员要做些什么。自2010年开业至今,这对90后夫妻先后为30位聋哑人士提供了就业岗位,在12年的经营中,二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餐厅中架起了一座聋哑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乍看上去,这些穿梭在上海市虹口区市的快递员与普通快递员没什么两样,已经与当地居民很熟悉,但如果你仔细打量他们统一穿着的红色马甲,就会发现上面印有的“聋哑人配送”字样,正在默默诉说他们是听不见声音的、不会说话的听力障碍者。他们来自名为“吾声快递”的团队,这是上海一家刚成立不久、首个专门招聘聋哑人的公司。
登录陕西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选择【找工作】输入心仪的岗位或企业名称即可投递简历。残疾类别:视力残疾/三级,视力残疾/四级,听力残疾/三级,听力残疾/四级,言语残疾/一级,言语残疾/二级,言语残疾/三级,言语残疾/四级。
今天(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据统计,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记者从中国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2.6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也拓宽了残疾人的职业选择。
李晗,26岁设计师。毕业于长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13届,目前在一家地产广告公司从事设计。由于我们聋人大学生普遍是美术专业毕业,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聋人设计师就业的一些心得,浅谈聋人如何找工作。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田阳 成都报道一家轻食小店,让听障人士的无声世界里多了一点希望。在这里,28岁的王越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认识了很多朋友,她像正常人一样在成都工作生活。王越所在的轻食店名叫“小满无声”,位于成都高攀路,店面不大,偶尔有顾客在店门外坐着吃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