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几乎乘坐过所有的交通运输工具,从天上的飞机,到海上的轮船,再到地上的汽车,摩托车,包括部队的装甲输送战车,坦克车,还有农村耕地的东方红铁牛和四轮拖拉机以及农用三马车,甚至牛马驴车我也享受坐过…
对于常人来说,乘坐铁皮门罐车,也就是会在电影和电视里看过,很少会有人有亲身体验的机会。不过还好,一般情况下一节车厢内会安排一个排,空间足够大,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褥子和毡垫儿完全铺开 ,有点像在营房的大通铺,再盖着被子和大衣,睡觉还真不太冷。
因为考完试了,没有学习上的压力,所以心情很放松,对即将到来的演习之旅充满了期待。当打开车厢时,里面一股牛屎味扑面而来,连长笑嘻嘻对大家说:“嘿,我们今天赶巧了,碰到拉牛的车厢了,要是碰到拉化肥的,就遭殃了,那个化肥味会把人熏死,这拉牛的车厢简单,用水冲一下,扫一扫就可以躺下睡觉了”。
七十年代,我在长春当兵的时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乘坐闷罐子火车,去吉林黑水或大连营城子靶场打靶。对这个闷罐子我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一个炮兵连一趟专列,前面平板火车上装载着6门85加农炮和8辆63嘎斯,后面是长长的的闷罐子车厢,我们全连百十号官兵就住在里面。
1951年,14岁的胡成玉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五陆军医院的一名卫生员。如果前方战场少一个卫生员,他们就要冒着枪林弹雨补上,“即使面临牺牲,也要把受伤的战友抢救下来。战场上,我们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重走喀喇昆仑公路③|援巴勇士臂弯,就是战地医院“血库”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徐亚平8月12日上午,中国援巴老兵齐继斌和战友田念胜、李忠、刘献荣、张瑞平等来到巴基斯坦北部帕苏村村长马基隆家做客。对于马基隆一家三代人来说,这天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他们感恩、报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