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多月前,她曾因相同症状住过院,不过,上次住院不在我们医疗组。当时,患者还曾经做过冠状动脉造影,但仅仅是在前降支中段有40%~50%不规则狭窄、回旋支远段50%-60%局限性偏心狭窄,显然,用这种临界性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不能完全解释她的病情;
病理上,心电图ST-T改变简单地说提示心肌缺血,要关注是否存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炎、高血压、电解质紊乱及心梗等,但是单纯心电图的改变不能确诊,还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一步在心血管医生评估下做心脏彩超、冠脉CT等检查明确诊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体检高峰。在众多体检项目中,心电图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检查手段。它操作简单,数分钟即可完成,除了可以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之外,还可辅助医生判断心脏健康情况。那么,怎么理解心电图结果中显示的“异常”?这些异常一定代表心脏病吗?北京安贞医院的李曦、胡荣来为大家解读。
T波是心室肌的复极波,是心肌细胞收缩后,恢复到收缩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的电流。除了心肌缺血、坏死,以下问题也可以导致T波异常,需要鉴别,避免被误认为冠心病 :如:心肌炎症、心肌肥厚,传导异常、早搏、血液酸碱度、电解质异常、精神刺激,交感神经兴奋等。
近期,不少单位都组织了职工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大家往往对一张神秘的“波形图”好奇,它就是我们的心电图。 什么是心电图?心脏是一个强壮的肌肉器官,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心脏需要一个复杂的电路系统来控制其节律和收缩。
心脏,作为生命的发动机,其健康状况无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湖南省康复医院医生来介绍一下心电图检查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检查流程及结果解读,揭开心电图(ECG)的神秘面纱,探索它是如何成为医生了解心脏健康不可或缺的“密语解码者”。
很多心电图体检报告,显示的不是“正常心电图”这几个字,而是以下诊断术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异位心律、早搏、左心房异常、左心室高电压、T波或ST-T异常、完全性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QRS电轴右偏或左偏等。
现实当中,经常会有人拿着一张检查报告来问:心电图提示“ST-T改变”或“ST段/T波异常”,这是“心肌缺血”甚至“冠心病”吗?需要吃些什么药治疗?是辅酶Q10这样可以“营养心肌”的辅助药物?还是他汀与阿司匹林这样“更厉害”的药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