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航空报道】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首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在将近50年之后,中国将每年的这一日子确定为中国航天日。围绕首个航天日,中国官方发布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航天大项目。
金融界网站4月22日讯 据相关媒体报道,备受瞩目的“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有望本周公布。整个计划仍然将采用“绕、落、巡”三阶段的发展思路,拟于2017年发射“嫦娥五号”,于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并在2020年前后执行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今天下午3点,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介绍“中国航天日”相关情况。据他介绍,从今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的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
当马斯克宣布计划在两年内把人送上火星,全球都为之沸腾。这个消息让我们对遥远的火星移民计划,有了更多的期待与想象。那么,普通人真的能踏上这片红色星球,开启星际移民的旅程吗? 从技术角度来看,太空探索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火星移民从幻想逐步走向现实。
现代航天学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前几天,SpaceX公司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进行了首次试验发射,火箭升空不久后爆炸,飞船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这次火箭发射试验引发全球关注,对于星际的想像再一次展开。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祝融号火星车即将开始巡视探测。为祝贺这一历史时刻,致敬航天英雄,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版科普书《火星:我们在红色星球上的未来》。
你知道中国航天有多牛吗?2021年,中国航天的成就多到令人发指,全年火箭发射55次,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同时还打破了世界纪录,但这还不是中国航天最牛的地方,真正的厉害之处是让全球宇航员都主动学习中文,甚至改变了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