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厦门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岳世洲接听12345政务热线电话,解答长者食堂服务体系推进相关事宜。截至今年2月,厦门市共建设长者餐厅487家,其中长者食堂63家,助餐点424家,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长者食堂100%覆盖。
如何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养老机构布局,推动养老机构提高入住率?昨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我市机构养老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现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我市机构养老工作情况、群众关心和社会关切以及工作中的难点、痛点进行了询问,共提出12个问题。
台海网8月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一大早,路人行色匆匆,江头街道吕岭社区敬老餐厅已经忙碌起来,只见志愿者秦秀英戴起卫生帽、口罩,穿上明黄色的志愿者马甲,便开始对刚送来的新鲜蔬菜、肉类逐一开袋检查,随后就马不停蹄地进行择菜、洗菜等工作。
来源:台海网市场监管人员对民安堂后厨进行检查台海网10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琼英 陈雪松)老年人怎么吃,既能保障营养健康,又能做到安全可靠?昨日下午,《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体标准”)宣贯推进会在民安堂社区食堂长者餐厅举行。
最近,在福建厦门的街头厝尾出现了许多长者食堂,一到饭点,阿公阿嫲们便有说有笑地前往就餐。据悉,厦门市在保障老年人用餐层面,有长者食堂、社区食堂、社区助餐点配送等多种形式。目前,全市共有长者食堂58家、社区助餐点435个。
央广网厦门4月28日消息(见习记者 吴馨骅)“饭菜很好很可口很适合。以前我自己做饭,麻烦又吃得单调,这里菜色品种多,又干净卫生,老人家还有优惠,真好!”4月26日中午,60多岁的林阿姨在家附近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体验了“社区食堂”午餐,对食堂供应的饭菜赞不绝口。
杏林湾畔,市民组队打太极拳。(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上午10点多,冬日暖阳洒向南湖公园。刚在公园内练完太极拳的一群“老伙伴”,围坐在“茶桌仔”旁,泡上一壶热气腾腾的茶,一边喝茶赏景,一边谈天说地。
日前,民政部公布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名单。厦门市选送的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福建省伍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作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标杆,被授予“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称号。我省仅此两家养老机构受表彰。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11日讯(记者 沈华铃)建立长者食堂运营补贴制度、制定规范化建设标准、鼓励将志愿服务融入长者食堂建设……今年两会上,民盟厦门市委提交《厦门解决社区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难题的若干建议》,提出一系列建议。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4日讯 (记者 钱玲玲)只要刷一下脸,老年人就能自动享受每人每天3元的助餐补助。这项惠老举措,即将在全市400多个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陆续铺开,目前已有20个试点率先施行。近日,《厦门市老年助餐补助管理办法》印发,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来源:【厦门日报】截至2023年2月,我市拥有户籍老年人42.25万人。昨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接听市12345政务热线,就我市聚集社会资源,发展“近邻+养老”服务进行了详细解读。据悉,今年,市民政局计划出台鼓励长者食堂市级激励政策,包括补贴标准,备案管理措施,申请方法等内容。
来源:台海网近日,厦门市《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规范》团体标准宣贯推进会在民安堂社区食堂长者餐厅举行。该团体标准于今年9月9日起实施,为全国首创的关于长者食堂食品安全星级评定的团体标准。(10月10日《海峡导报》)□冯海燕 钱夙伟重阳来临之际,听到这样的消息,当真让人倍感温馨。
中华街道社区食堂开业。林林摄为推广社区近邻食堂,构建居家养老模式,4月2日,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社区食堂正式开业。当天开饭时分,饭菜飘香,年逾八旬的洪先生携老伴吴女士一同前往位于振邦路49号的社区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