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档案崔本超,1985年出生,2008年毕业于济南职业学院。2018年返乡成立山东唐王坡农业有限公司,发展高端沙地蜜薯和优质小米种植,先后获得“山东省齐鲁乡村之星”“临沂市沂蒙乡村好青年”“临沂市鸿雁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临沂客户端讯仲夏时节,走进沂水县圈里乡山东唐王坡农业有限公司(本固家庭农场)蜜薯种植基地,一垄垄嫩绿的蜜薯秧苗绿意盎然,长势良好。“这种沙地蜜薯无论是口感、大小,还是营养价值,都比市面上的普通红薯好,价格也有保障。”山东唐王坡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本超说。
又到薯香飘溢的时节。斜倚在窗边,我翻开高中毕业纪念册,春光同学的《焖薯翁》再次映入眼帘:焖薯翁,拣薪砌窑荒野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眼紧盯土窑洞……寥寥数语,生动地记载着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大田里焖薯解馋的欢乐时光。朦胧的画面里,还有一个名叫薯香的小姑娘。
只有热热闹闹地过完元宵,才算是为这个年画上圆满的句号。2月5日元宵佳节,山东电视文旅频道联合临沂市商务局、中共临沭县委、临沭县人民政府,2023“中国大集”“沂”起惠民消费季“元宵节专场”活动走进临沂市临沭县朱村旅游区,以“情更浓 春正暖”为主题,用红火的民俗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丰富的地方特产,营造出热烈、浓厚、欢快的年节气氛。
鲁网4月21日讯 由临沂市发改委、市委党校等市直和县直选派的机关干部组成的莒南县乡村振兴服务三队10名干部,自入驻莒南县相沟镇以来,充分把握相沟镇发展优势和优惠政策,顺势而为,依托服务片区红薯种植面积大的优势,引导农户成立了5个红薯专业合作社,扩大优势红薯品种种植面积,提升整合红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在临沂客户端讯 9月23日,莒南县相沟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天,莒南县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甘薯产业发展大会在该镇千亩甘薯种植基地举办。锣鼓一响,好戏开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山东粮食总产1108.76亿斤,比上年增加8.62亿斤。山东正全力打造“齐鲁粮仓”,为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山东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有何作为?
在临沂客户端讯8月6日,在兰陵县长城镇红圈村的红薯地里,挖薯机来回穿梭,红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摆在田间地头堆成座座小山。“从前年开始,村里和种植领头人签订保底协议,实行订单种植,村民种植的红薯,一亩地能收入4000多块钱。”红圈村党支部书记刘涛说。
每年春节,华灯初上,当家人团聚,当故友相逢,纷呈的故事便由此上演。对面的朋友,无论您身在异乡“就地过年”,还是跨越时空的“云过年”,或者围绕父母身边“团圆过年”,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大众日报丰收副刊联合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春节故事”征文,请自由展开发挥构思,我们期待看到您不一样的春节故事。
在临沂客户端讯秋收冬藏,万物美好。12月14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明办主办,市电视台承办的“沂蒙发布厅—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仪式如期举行,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市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凝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强大合力。
近日,央视《对话》栏目来到山东,深入革命老区沂蒙山腹地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探寻山东五级书记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背后秘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县域村镇多个“第一”接连涌现,让乡村振兴具体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