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邵阳2月27日消息(记者唐丽丽 通讯员何雯 肖晔 肖萍)近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迎光乡集中村年近七旬的翟海清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先将一根长长的竹子锯成合适的小段,再分篾、刮青、剖丝、编织……一挑一落间,一个结实、美观的竹筛雏形立马清晰可见,动作娴熟利落,一气呵成。
嫦记藤器店铺。 店主人嫦姨。 小店编织的藤椅。 在广州荔湾区龙津东路,有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藤器店——嫦记藤器店。藤器店主人嫦姨50多岁,说话时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她善制藤、修藤,凭一双巧手赚得街坊的好口碑。
一根麻绳能用来干什么?除了捆扎物件,还能编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工艺品,甚至生活用品。宿豫区的编织达人梁雪姣就有这样一双巧手,起针拉线间,一团团颜色各异的麻绳或棉线,就可以被她赋予新的生命。 在宿豫区广博丽景湾小区,梁雪姣正在桌前忙着编织手提包。
2023年“长春巾帼巧手筑梦,助力乡村振兴”玉米叶编织中级技能微课堂第五期来咯,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玉米叶编织平编挑二压二的编织技巧。平编编织过程中一“挑”一“压”,触类旁通,可以演化出多种高阶的编织技巧,大家认真学习,由浅入深,为以后学更多的技巧打好基础,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哦!
今天小嘉教你做一款竹编风铃聆听夏日的清凉音韵材料准备7根红色竹条、10根细竹条、竹环圈、红绳、装饰物(彩珠、铃铛、许愿牌等)、剪刀、纸胶带、白胶、刷子、笔。制作步骤1.对半剪断红色竹条,取出8根底部对齐排列,间隔约5毫米,用纸胶带固定;2.
出生于1996年的张定娟,如今的新身份,是成都崇州道明竹编新生代传承人,作为一名新生代“女篾匠”,传统竹编在她手下,变成耳环、手镯、手机壳,变成高定款背包、汽车座椅靠背,网友直呼“这才是竹编走向世界的样子”。
近日,为提升辖区居民交流、促进邻里和谐,进一步推动社区内的“陌邻”向“亲邻”转变。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丹湖社区在华盛观荟文体中心开展“乐享·寻味生活”亲邻生活服务活动之亲邻学堂藤编手提篮制作活动,此次活动吸引辖区30余名居民踊跃参与。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平南镇硖木村的90后女孩刘霞冰,曾在外地工作多年,8年前返乡传承竹编技艺。开网店、做直播、改技术、增创意……在她的带动下,灵山竹编从单打独斗走向产业集聚,越来越多农户重拾竹编手艺,实现就业增收。“家乡老手艺不能丢。
来源:环球网 11月28日下午,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古渡街道珠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统手工竹编画非遗体验课程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体验。“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过竹编,但从没亲手尝试过。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学习竹编画的制作,真的非常难得。”居民高霞高兴地说道。
“新语·几”竹编茶几“温故·扇”竹编电扇“新语·屏”竹编屏风竹编坐具设计借鉴传统簸箕造型,采用六角穿插编法“温故·椅”竹编躺椅与“温故·凳”竹编脚凳【享设计·悦生活】“温故知新”与“竹乡新语”竹编家具系列分别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