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高校学科划分僵化的批评不绝于耳。多位学者认为,在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高校学科划分僵化的流弊,制约了研究者的创造力,也限制了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学科间为何会出现“壁垒”,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来源:科技日报】图为南开大学“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微专业学生正在调研。受访者供图◎实习记者 荆晓青今年11月,江苏省14所高校联合发起成立“江苏省微专业联盟”,旨在打破校级壁垒,搭建一个基于微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
11月13日,诗剧《普及美学原理》线上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诗剧《普及美学原理》是由邱伟杰根据自己的同名美学著作《普及美学原理》改编的同名舞台剧,讲述了七个武士跋山涉水,历经金顶巨宅、灵会山、弱水、酒馆、厄洛斯号船等神秘之地,与美少年、丑男、女子等人物相遇,追寻“美的真谛”的故事。
首批作品包括《壁垒:移民与全球化重构》《社会生活的戏剧》《是什么造成了社会危机?社会问题的社会化》《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等五部,聚焦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领域,极具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日前,北京首个“花卉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专家工作站”在大兴区揭牌成立,将有效带动大兴花卉产业新技术应用、新人才培养、新产业链条提质升级。专家工作站的研究工作将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的科研骨干牵头,辐射带动大兴区花卉技术推广示范站及全区花卉企业技术人员。
湖南日报7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郝年念 许诗语)如何提升高校文科教师的科研能力?7月27日,2024年高校文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本次研修班由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
伪学者魏新河在学术会议上的被接纳度,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会议主办方或承办方的学术门槛高度一个幽灵大学的幽灵教授,在各种学术会议和论坛之间徘徊,引发舆论热议。近日,有媒体提供了另一个简洁的叙事版本:一个全勤上班的中年公务员在周末招摇撞骗。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应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活动从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京举行,近500位经过专业海选从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脱颖而出的优秀民族音乐后浪汇聚中国音乐学院,共赴这场音乐盛宴。展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