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我国“气化长江”标志性工程——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淮河能源启航”号完工交付。“淮河能源启航”号总长130米,型宽23.
本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张翼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7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机械行业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新突破。
记者张翼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2日举行的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虽遇疫情散发、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高涨、电力供应紧张等多种困难影响,机械工业运行总体平稳,创新引领重大装备国产化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重大装备国产化及重大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取得显著进展。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记者6月21日获悉,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深海矿产资源开采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日前通过综合验收。该项目研发出全球首台套6000米级智能电驱动深海重载采矿车辆平台。
我国自主研制的 全电动力飞艇AS700D 完成首次科研飞行试验 记者今天(21日)从中航工业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在湖北完成了首次科研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名称吸引人之外,该项专利发明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技术秘密,它不仅是中国范围内,在卫星发射领域的新突破,更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首创,而该项专利发明的创作者马伟明,又一次代表中国,在世界卫星发射领域内再立新功!
原标题:我国重大装备自主创新亮点频现国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企业联合研制的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实现三项全球之“最”;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打破国外产品垄断,高质量农机护航粮食安全……记者近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2022年我国机械工业深化创新驱动,重大装备制造取
【来源:西安日报】本报讯(记者 牛凌)日前,由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技术在高效冷却和低成本磁材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蒸发冷却技术在大型海上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与熊猫机器人“优悠”握手。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图为9月1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维嘉海山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最后一个潜次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摄图为中国天眼在落日余晖中。
支持作者,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免费阅读全文前言现如今,一项来自中国的突破性技术正在悄然改写世界能源版图,这项技术就是G15重型燃气轮机。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他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这份震撼?中国科技工作者又是如何突破重重阻碍,实现这一伟大创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