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稍微轻松一些,小囡隔三差五发感悟,经她同意,今天分享一下她写的散文诗和新剪辑的视频。童年•梦 桃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回头看那小木桥,年少的我已无踪迹。 梦中的穿行已结束,那茫茫的云也成为过去,美好的梦想,依然在未来。
文/满学东立秋是阳历2024年8月7日,转眼又到秋天,回想去年我回老家秦皇岛帮我亲哥哥带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子,每天都会“发现新大陆”。你无法理解,孩子内心,藏着怎样迷人的世界和美丽干净的愿望?他们眼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可以分享的,万事万物都有趣,他们像精灵一样穿梭尘世。
“叮叮叮...”闹钟响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外面雨还在下,我的心也湿漉漉的。我讨厌下雨,讨厌那种湿漉漉的感觉,更讨厌雨中狼狈前行的自己。江南多雨,很多东西都发了霉,衣服、一堆堆的书,连人身上似乎都有股霉味。我拉紧外套,在灰蒙蒙的天气里撑伞快步走。
文/侯凌肖欣欣是我的外孙女,刚满三岁,她很淘人喜欢,活泼可爱,什么话都会说,而且是标准的普通话。欣欣是个外向型的孩子,在幼儿园上的是“豆豆班。”她语言表达能力强,认识的事物,能连说带比划,语言生动形象,常常逗得大人哈哈大笑。每到星期天,闺女常带欣欣到我家来。
7月27日,“《童年的瓜灯》新书分享会:让大自然教孩子写作”在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主办,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特别邀请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校长李秀莲,以及青龙街小学和智远小学的学生们和现场小读者共同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雨后的快乐侯家赋盼望已久的大雨终于下了,街上、院子里都积满了水。我打着伞,光着上身,走院子里蹚水汪玩。任凭雨怎么下,我毫不理会。老伴看到我玩的这么高兴、惬意,就责怪我说:还像个小孩子头,蹚水汪玩,小时候还没有玩够。
有一种美好叫“花蕾”,在春风中冒芽,踩着绿色枝条,露苞的身子,”小豆豆“一般。又到了六一,花蕾节, 一个比蓝天更纯净的日子,一朵白云推着一朵白云,翻滚在灿烂阳光下,他们不知道白云下面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忙?
崔玉红小村的附近没有山,村南村东各有一个不知道是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大人物的墓,我们那里人管这种墓叫冢子。小孩子不关心是谁的墓,他们常常把它当作山来爬:他们猫着腰,顺着上山的那条窄窄的布满荆棘的小路爬上去登高远望,远处四周的村庄,还有广阔无边的田野尽收眼底,他们欢呼雀跃,忘乎所以。
穿过条条蜿蜒山路和段段参差丘陵,我的故乡安静地躺在那里。印象中,那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福建山村,远远看去,像是在高低起伏的山体的空隙里点着两摞黑芝麻。这些“芝麻”南北分布着,中间那条河把它们隔开,于是原本一村的人们便又自觉地把自己分成两拨人。
我们家屋后,有一片山岭,我们都称作北岭。母亲喜欢种花,我的性格也随了母亲,特别喜欢花花草草,于是北岭便成了我探索自然的绝佳去处。我常常跟着大人们去北岭,他们干着繁杂的农活,我则沿着满是杂草的小路,去探索那些藏在山野之间的野花野草。
一山怎么会说话呢?可我真的听见了山的轻语。那一草一木、一叶一枝随着风欢快地律动,就像亲人在呼唤着我。儿时,母亲会在种地休息的间隙教我识字。她随手把野草或是芦苇折成小段,在石头上摆成“山”字的形状,然后将远处的山指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