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开幕。本届论坛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主议题,旨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设有主旨演讲、高端访谈、平行论坛等20余项活动。
人而修德 以德弘道。这一句话,大德在讲经中常常提到,原来这句话就出自于《论语》。“道”的意思很深,道家讲,“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每个人、每个众生与宇宙是同一个本性,同出于一个道。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赵建永(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论及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其中包括“厚德载物、明德弘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方面完整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师群体走向卓越树立了标杆。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经典、当下与未来 世界青年汉学家共话文明互鉴作者 曾玥 高凯世界中文大会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7日在北京举办。来自世界多国的青年汉学家全程用中文对话,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与汉学研究,共话文明互鉴。经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是超越人的,没有人之前道已经存在,人只是道的产物。但所谓的道,如果没有人,道也就没有了意义,那道与人是怎样的关系?道本就在那里,还需要人去宏吗?人只有不在道上了,才需要修正纠偏,让人们回归到道上来。难道孔子是指这个吗?但如果回归了道,却不能宏人,那么,道又有何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