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体是保护作战人员安全、隐蔽进行射击以及观察、指挥和操作技术装备用的露天或覆盖工事。当过兵,尤其是当过步、炮、坦克兵的网友,一定会对野外开挖掩体工事印象深刻,这可是标准的体力苦活,尤其是在冬天,或者遇到坚硬土地的时候,依靠人工开挖一个火炮掩体,能把炮班8个人脱层皮。
我军从1977年就研制成功第一代GBP130型整装型掩体爆破器,使用摩擦发火方式,直径69mm,携行长度498mm,重1.84kg,用于在中等硬度土壤爆破,其原理更像是在支架支撑下倒着放的单兵火箭,可炸出上部直径1.1~1.7m、底部直径0.4~0.6m、深0.6~1.0m的跪姿单兵掩体,但是其构成过于复杂。
由于军事工业落后,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中国军人往往只能以生命为代价击毁敌人的装甲车辆,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中国工业基础的逐步完备,中国军人也逐渐摆脱了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的窘境,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自行研制的反坦克火箭筒,看一看中国军队洞穿钢铁的利刃。
原创 前线编辑部 人民前线作者丨杨振鸣、蒋圣硕、张鹏程、赵庶民、李翔山地丛林,硝烟弥漫近日第72集团军某旅所属工兵分队紧贴任务实际利用多型爆破器材多种破障手段展开实爆作业有效检验工兵分队战场支援保障能力考核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随着一声令下扫雷破障车迅速进入发射阵地面对 “雷区”以及
“准备,起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爆破手迅速引燃炸药霎时间实爆区浓烟滚滚、土石四溅近日,第71集团军“朱德警卫团”组织火箭爆破器、单兵掩体爆破器等多种实爆训练让官兵在硝烟中磨砺胜战本领——实爆训练现场。
黑龙江东极哨所官兵沿着黑瞎子岛上的国界线徒步巡逻(1月31日摄)。东极哨所位于中国版图最东端的黑瞎子岛,自2008年10月14日登岛接防履行防务以来,哨所官兵已经在这片土地上陪伴日升日落走过了10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