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张守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续安阳县志》附刊“金石录甲骨文”是地方志编纂的体例创新,不仅有新意,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甲骨文入志的唯一记载。
近日,一位汉语言文字学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因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而意外走红,不少网友在线“催更”求科普。山东博物馆是国内收藏甲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可以通过这些甲骨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统称。商周时期,甲骨主要是作为占卜的材料来使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视频中特别标注出了甲骨文“巳”的写法。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蛟龙去,灵蛇来。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主题和主标识。
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盛夏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人们迎来最长的白昼;这一天,盛夏开启,荷风送来香气,蝉鸣声此起彼伏。当时间倒回千年前,甲骨文中有“夏至”了吗?古人又如何度过炎炎夏日?甲骨文中记载“夏至”了吗?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1周年,但时至今日,大众对于甲骨文的了解依旧十分有限,还有很多字未被破译。01古文字自身的特性➤古老,能确定的可以上溯到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下限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间越久远就越陌生,在汉字发展演变中形体会不断变化,时代越久远,越难以辨认。
【解字】襄:甲骨文“襄”字构形意义不明,有学者认为象头顶戴物之形,或可参考。卜辞中用作地名,如《甲骨文合集》24234:“才(在)襄。”在六书中属于象形。【襄字常见字形】资料来源:《甲骨文常用字字典》【解字】项:甲骨文“项”字构形是在“人”形的后颈部画一圆圈。